新梦想环球教育李老师认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为沿线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更是日益深化。泰国东南亚大学敏锐捕捉时代契机,积极投身其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中国及其他沿线国家高校展开广泛合作,在课程共建、师生互访、科研协作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逐步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教育合作的卓越代表,书写着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一、地理位置与办学特色奠定合作基础
泰国东南亚大学地处泰国东部春武里府,临近曼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泰国与周边国家的重要枢纽,为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提供了天然的地缘优势。学校创办于1990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设有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管理学院、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多个教育层次,开设超过60个专业课程。
其办学特色鲜明,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领域,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学校与当地知名旅游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旅游项目策划与运营,培养了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模式,使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合作中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目前,学校国际学生占比达15%,来自中国、老挝、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逐年增多,国际化氛围愈发浓厚。
二、课程共建,促进教育资源互通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泰国东南亚大学与中国高校在课程共建方面成果显著。学校与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多所中国高校联合开发特色课程。以“中泰文化交流与商务合作”课程为例,该课程由两校教师共同设计,融合了中国与泰国的历史文化、商业环境、贸易政策等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自开设以来,已累计培养学生超800人次,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与商业机遇。
在语言教学课程共建上,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设计了针对泰国学生的汉语课程体系,以及面向中国学生的泰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不仅涵盖语言基础学习,还融入了两国的文化习俗、文学艺术等元素。例如,汉语课程中加入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经典诗词赏析;泰语课程则包含泰国民间故事解读、泰式礼仪教学等内容。通过课程共建,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内容,也促进了中泰两国教育理念的交流与融合。目前,参与语言共建课程的学生,语言能力达标率提升了30%。
三、师生互访,推动文化学术交融
泰国东南亚大学积极开展师生互访项目,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师生搭建起交流平台。每年,学校都会选派约200名优秀学生前往中国高校进行短期交流学习或长期交换生项目。在华东师范大学交换的泰国学生玛琳表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仅提高了汉语水平,还深入了解了中国的教育模式和文化内涵。
同时,学校也热情欢迎中国高校的学生来校学习,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仅2023年,就接待了来自中国5所高校的150余名交换生,安排了泰式传统舞蹈学习、泰式烹饪课程、寺庙文化参观等特色活动,增进两国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在教师交流方面,邀请中国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学术讲座。2022-2024年间,共举办“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中泰文学比较研究”等学术讲座40余场,参与师生达3000余人次。学校的教师也会前往中国高校进行教学交流、合作研究,参与联合科研项目。例如,该校管理学院教师与上海财经大学团队共同开展“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研究”项目,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核心期刊上,提升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师生互访活动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更为学术研究的合作创新提供了契机,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领域的共同发展。
四、科研协作,助力创新成果共享
在科研领域,泰国东南亚大学与中国高校积极开展合作,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热点问题和共同需求,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在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与海南大学共同对泰国普吉岛和中国三亚的旅游资源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建模等方式,探讨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成果被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采纳,应用于当地旅游规划,同时也为中国三亚的旅游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农业技术合作研究上,针对泰国和中国在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需求,与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发适合不同地区的农业技术和产品。双方合作培育出一种新型热带水果保鲜技术,使水果保鲜期延长了40%,目前已在泰国和中国云南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共享。通过科研协作,整合了双方的科研资源和优势力量,提升了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近三年来,双方联合申请国际专利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
五、文化交流活动,深化民间友好情谊
除了学术教育合作,泰国东南亚大学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泰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学校定期举办“中泰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在2024年的文化节上,举办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展览,展出作品200余幅;泰国传统音乐、舞蹈表演吸引了超1000名观众;中泰美食节则设置了50余个美食摊位,让参与者大饱口福。
此外,还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如中泰学生联谊会、文化交流座谈会等。学校的“中泰文化交流社团”每月举办一次联谊会,通过趣味游戏、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增进两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些活动深化了民间友好情谊,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心相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据统计,文化交流活动参与人数逐年递增,从2021年的3000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6000余人次。
泰国东南亚大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课程共建、师生互访、科研协作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积极实践,成为了国际教育合作的典范。它不仅为中泰两国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未来,相信泰国东南亚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拓展教育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繁荣与国际交流合作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