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莱佛寺塔门建筑特点
受当时西欧雕塑风格影响,清莱的佛寺塔门雕造讲究精巧而不过多追求其空间。这一特点跟中国的佛塔塔门制造上就有着一定区别。中国佛寺追求其独立的磅礴气势。清莱佛塔塔门一般由塔门、塔顶、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刹底座由四面佛构造而成,上面被火焰纹包围,再上为五层相轮和刹杆组成,相轮周围吊着风铃。塔顶每层转角为龙头,或宝相花、相轮堆塑装饰。塔门为正门,四方都设有门洞。亚字面的塔门为基础。柚木板制的门设在主要通道,门上有佛教题材的彩绘雕塑,高档的还镶嵌金、银箔和镜片,使门面尽显其高丽华贵,光彩耀人。受印度早期佛寺券门风格影响,门洞多为起券叠砌,半圆门额大多都装饰佛教的传统图案,结构与中国的木门相似,门洞外卷中间是饕餮纹浮雕装饰,两边对称的卷草花卉和大象、莲花图案塑面。塔门四周雕塑着与中国观音造型相似的观音菩萨像,顶部也为折角亚字形平面,四、五层向上收分。泰国佛教塔门以巧夺天工的雕塑特技体现了本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它是泰民族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佛教艺术中的独特创造,更是对东西方建筑文化精髓的吸收,并将之融汇贯通于本国建筑文化中的经典表现。
清迈佛殿建筑特点
在清迈古城数百座佛寺中,以传统建筑风格的佛殿最为突出。有许多结构地方与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架结构相似,屋顶多为悬山式样。屋面盖的琉璃瓦,屋脊正面两端露出翘角,屋面横向和纵向跌落为二、三段和五、七段,与我国傣族地区的佛殿建筑结构有其相像之处,但歇山式的屋面结构更为复杂些。抬梁穿斗式的梁架结构就更能看出有我国传统建筑木架结构范式,山面之下作为正门入口处,里面布局为纵向展开,典型的南传上座部形制空间组合中只设有释迦摩尼佛像。殿内四周墙上绘佛本生和世俗壁画。华丽复杂的内部天花板装饰着传统的金箔图案画。外部装修重点是在入口处,工匠们在山面雕塑上尽显鬼斧神工之力,并在表面施以金箔。殿阶两侧置螭虎,造型为抬首翘股。佛殿的外墙多以龛窗加以装饰,可追溯到西欧教堂龛窗文化的影子。这里不是在照抄,而是将其为我所用的改进。半圆形的窗楣、横担上塑假券,外表塑以龙风花卉图案,再在打红底凸起部分上贴金箔。可见泰民族在不断吸收着外来文化。
泰国佛教建筑中的传统色彩表现
泰民族运用象征某种含义的图形和使用赋予有某种意义的色彩来装饰其建筑,充分暗示和扩大建筑艺术的联想境界。泰国佛教建筑上的装饰色彩不但是由其民族生活审美习惯、使用的环境、部位的不同而决定,而且它还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如红色厚重、金色富丽、黄色高贵、白色洁净、蓝色肃穆、绿色宁静、黑色威严等等。红色是权利的象征和斗志旺盛的刺激色,它与尊严、英雄人物及肃穆的宗教相联系,佛殿、灵塔殿、护法殿等重要殿堂的外墙一般都使用红色。并且在大片的黄色、红色墙面上装点着紫色“卡白”、黑色窗套、金色的琉璃、金红、青绿色的彩绘。另有黄、白色帷幔边上镶着图案纹样。还有各式各样部件的鎏金装潢点缀,构成金色谱般的色彩图样组合,艳丽多彩,呈现着粗犷而又瑰丽的色彩美。这种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以及独特造型,使得泰国佛教建筑在蓝天白云的城市中显得格外大气与神秘。加上层层平行交错的原石台阶和其独特的重叠屋檐以及悬山式屋顶产生节律之美。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威严气势。其建筑上的雕和塑的图案均施以彩绘,浑然一体。如此装饰门面使其光彩夺目、高贵华丽。加之泰国僧人常用的黄红色僧衣、黑帽等服饰的色彩也是其佛教艺术的标志。所有这些色彩构成了整体和谐的色彩美,宛如色彩的交响曲,展现在人们的视觉里。